宣传片拍摄的取景
宣传片拍摄的取景
取景的过程既含有技术的成分,又含有艺术的成分。技术上要保证所摄画面的完整与清晰,要熟练地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要领,镜头运动要“平、稳、匀、准”。艺术上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视点、确立机位、视距、角度、景别,这些对我们成功地创造视觉空间至关重要。
一。技术上的要求:主题明确,图像清晰是取景时首先要保证的起码要求。在决定画面元素的取舍时,既要使主体突出、图像清晰,又要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向观众传递足够的信息,体现作品的主题。当然,在一部片子中,有些镜头含信息量多,有些镜头含信息量少,因此,对每个镜头的要求和处理应有所不同。
其次,镜头运动要做到“平、稳、匀、准”。“平”是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。我们在拍摄中,不论是用三角架(三角架要较好水平仪)还是肩扛,都要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或水平线作参考,效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行,大体上可以做到平的构图要求。
“稳”是要求摄取的所有镜头都应当坚决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。解决的办法是尽量使用三脚架。即使不用三脚架,也要寻找有利的地形或支撑点,以克服镜头晃动。
“匀”是指技巧(推、拉、摇、移)施加的速度要匀,不能忽块忽慢。
“准”是要求技巧性镜头成为落幅画面时一定要准确无误。
二。在艺术上:一是确定视点。摄像机的视点可归纳为三种——报道镜头、客观镜头、主观镜头。
“报道镜头”的画面上通常出现的是记者或讲解员、教师等人物,他们面对摄像机直接向观众说话或讲解(一般要求是固定画面,以中、近景为佳)。
“客观镜头”顾名思义,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镜头。
“主观镜头”就是摄像机的镜头充当了被摄主体的眼睛,所摄画面也正是被摄主体所见到的内容。主观镜头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镜头。
二是确定机位和视距(镜头到被摄主体的距离)。这一点不难理解。在确立机位和视距时,要考虑做到能反映摄像者的主观倾向,交代好场景、人物关系、表情和细节等因素。另外,移动机位时要注意轴线规律。所谓轴线是为了保证空间统一感而人为地设定的一条线,它要求各拍摄点应在规定的这条线的同一侧的180度以内,否则将会破坏空间统一感。拍摄时,可有意拍点方向感不是很强的“中性”镜头,以备后期编辑时“跳轴”。
三是确定角度。角度具有五个要素即:正面、侧面、斜侧面、背面和高度。正面是指摄像机镜头对着拍摄对象的正面进行拍摄。它使正面有对称的稳定特点,能真实地反映拍摄对象的规模和正面全貌。侧面是指镜头与拍摄对象正面构成90度角关系时进行的拍摄。它能表现对象的侧面特征,能很好地表达出拍摄对象的轮廓。斜侧面是指镜头从介于正面和侧面之间,呈45度角进行拍摄。它既能表现出拍摄对象的正面和侧面的特征,又能表现出拍摄对象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。背面是指镜头从拍摄对象的后面进行的拍摄。它表现拍摄对象的背面特征,强调拍摄对象的形态,还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的深处,引起观众的兴趣。高度是指镜头相对于拍摄对象以平摄、俯摄、仰摄的角度进行拍摄。平摄时,摄像机的高度与被摄主体的眼睛平齐,所摄画面具有如同平时我们眼睛观察事物的视觉效果,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平和;俯摄时,摄像机高度在被摄主体的眼睛之上,从上向下拍摄。这种拍摄角度特别适宜拍摄大场面。常用来描写渺小、阴谋或孤独、压抑的沉重的情感;仰摄时,摄像机的高度低于被摄主体的眼睛,自下而上地仰角拍摄。这种镜头给人以高大、壮观与充满力量的感觉。
四是确定景别。景别是镜头的基本特征之一。它是区别画面边框内,容纳景物内容大小、多少的重要标志。如同语言也有抑扬顿挫一样,由镜头衔接组成的镜头句子,也应当有变化。这一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,就是景别的变化。景别的变化产生的印象是使观众产生观察距离的变化。景别的变换不断引导观众从宏观到微观,从全局到局部进行观察思考。不同的景别,通常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和变焦的方法来获得。但是,改变拍摄距离与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所得到的同样景别的画面,其结构与透视效果是不同的。前者虽然改变了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,但拍摄的角度未变,镜头的视场角未变。随着摄像机的推近,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在增大,而画面上前后景之间的距离感也在扩大。而对于变焦运动,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毫无变化,只是镜头的焦距变长,视场角变小而已。随着镜头焦距的增加,视场角越来越小,画面主体形象增大,而前后景之间的距离感却被压缩减弱。
景别选择得当,有利于突出被摄主体,也有利于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。